首页  >  健康养生  >  芒种湿热来袭!一碗荷叶茯苓粳米粥,祛湿健脾清爽度夏!

芒种湿热来袭!一碗荷叶茯苓粳米粥,祛湿健脾清爽度夏!

发布时间:2025-06-06 11:01:41来源:

在 2025 年 6 月 5 日,我们迎来了芒种节气,从此时节起,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也随之增大。如今刚过芒种,北京的最高气温就已攀升至 34℃,且未来几天仍会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甚至可能突破 35℃。而南方不少城市,高温与高湿度交织,闷热感愈发强烈。民间素有 “芒种后逢丙入梅” 的说法,今年 6 月 6 日(丙午日)便是入梅日,后续降雨天数增多,空气湿度还会进一步加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湿与热愈发猖獗,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诸多隐患 。

这个湿与热结合在一起,中医认为是最麻烦的事情了,古人形容这叫“如油裹面”。湿热为患,一方面会引发一些皮肤问题,比如各种皮肤的搔痒、红肿疔结,孩子们的各种痱子等;另一方面,湿气还会导致我们的脾胃出问题,因为湿邪容易困脾土,脾土一伤,我们周身都会出现问题的。


而湿气还有一点很难缠,就是它总喜欢攀附在其它邪气上,比如寒湿、暑湿,这都是夏天常出现的致病因素,甚至其他传染病的比率也会增加。
大家看出来了吗?在夏天,最爱“搞事”的邪气就是湿气,只要我们拿捏了湿气,在清热的同时祛除湿气,把这个平台去掉了,则热就无所依托了,那么湿热带来的隐患当然就迎刃而解啦。

清热、祛湿,同时固护下脾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解决办法并不复杂,三种简单的食材足矣!

荷叶: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我们也叫荷花,它在水里面生长,带有清凉之气,并且全身都是宝。

其中,荷叶味苦性平,其气清芳,能够清暑,益气,除去湿邪,升清降浊、驱除痰湿。《本草再新》:“清凉解暑,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

有些讲究的中医,在夏天开清暑祛湿的方子的时候,还会把药用新鲜的荷叶包扎上,然后再熬药,这样熬出的中药,祛湿清暑的作用更好。

由于荷叶有祛除痰浊、降低血脂的作用,所以对于体型肥胖,体内痰浊壅盛之人,也是非常好的食疗方案。这个类型的人,也是夏天暑热交蒸的时候往往难以耐受,此时喝点荷叶茶,煮点荷叶粥,都对身体有帮助的。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肾、 肺、脾经。其中甘补土、健脾祛湿,淡能利窍,其气味俱薄而升浮,可生津上行,又复下降,可导浊下行。因此,茯苓为淡渗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要药。

粳米:

粳米就是东北大米,米粒是椭圆形或圆形的,不像籼米那么长,也不像糯米那么粘。粳米味甘,性平,能够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


日常我们总是用粳米煮粥,当米熬熟后,很大一部分营养会进入汤中,这个米汤也是健脾益气、滋阴生津的好东西,米汤更好吸收,肥五脏百窍,利小便通淋,对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产妇来讲,是一种良好的补品。

荷叶茯苓粳米粥

原料:

干荷叶6克(鲜荷叶四分之一张)、茯苓10g、粳米100g、冰糖少许

做法: 1、茯苓提前浸泡3小时;

2、粳米淘洗干净;

3、干荷叶浸泡一会儿(鲜荷叶洗净切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分钟左右,然后去掉荷叶,留下荷叶水;

4、倒入淘洗好的粳米、茯苓,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成粥;

5、出锅前,加点冰糖,搅拌融化即可。

这道粥熬出来特别清香,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天气炎热、湿气重的时候喝,对身体保健特别有好处的。

夏天的饮食,本就该清清淡淡、清新润养,后期会多为大家提供些养护脾胃、解暑祛湿的食谱,我们好好吃饭,让身体保持清爽,轻松度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