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夏季养生指南:三忌三宜,健康一“夏”

夏季养生指南:三忌三宜,健康一“夏”

发布时间:2025-07-08 13:36:50来源:郎中堂

《黄帝内经》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亦是养生的关键期。此时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需顺应自然规律,通过饮食、作息、情志等调养,达到“养长之道”。然而,现代人常因贪凉、熬夜、饮食不节等问题,导致暑热伤津、心火亢盛、脾胃虚弱。中医认为,夏至养生重在“养阳护阴”,顺应天时,调和阴阳。如何在夏至时节科学养生?本文将从“三忌三宜”出发,结合中医理论与实用建议,助你健康一“夏”。

夏季养生三忌

忌久吹空调、贪食生冷

夏天人体阳气外浮,人体腠理开泄,易受寒邪侵袭。《黄帝内经》指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长时间吹空调或食用冷饮,会导致寒气凝滞,损伤脾胃阳气,引发感冒、腹泻、关节疼痛等问题

忌大量饮水、过食油腻

夏季出汗多,虽需补水,但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损害心肾功能。

同时,肥甘厚味加重脾胃负担,湿热内生,诱发痤疮、消化不良。

忌过度运动、熬夜耗阳

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耗伤阴津;熬夜则违背“夜卧早起”的养生原则,损耗心神。

夏季养生三宜

宜养心健脾,饮食清淡

食苦助心:苦瓜、莲子等苦味食物可清心火。
祛湿利水:绿豆汤、冬瓜汤、薏米粥等健脾祛湿。

红色食物补心:西红柿、樱桃富含铁元素,补血养心。

宜晚睡早起,午休养神

《黄帝内经》建议“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午间小憩15-30分钟可调和阴阳。

宜适度运动,避暑护阳

清晨或傍晚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舒缓运动,避免大汗伤阴。

郎中堂助力夏季养生

郎中堂以以“调阴阳、和五脏”为核心理念,秉承传统中医智慧,顺应时节调养身心。

那么夏季炎热,肝火易旺,如何疏肝理气、平衡阴阳?

 养肝护肝

肝脏是人体“化工厂”,长期熬夜、饮酒易导致功能下降。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绪与饮食失衡会引发疲劳、失眠等问题。

传统经方通过多味药材协同,既能调节肝气,又能增强脾胃运化(气血生化之源),间接减轻肝脏负担。

健脾祛湿

脾胃虚弱易导致水湿停滞,引发四肢沉重、消化不良。


中医强调“脾为后天之本”,调理需“温中燥湿”与“补益气血”并重,恢复脾胃运化功能,从源头改善湿气问题。

养心安神


心脏与情绪密切相关,长期焦虑易引发心悸、失眠。


传统经方通过“养血安神”与“疏肝解郁”结合,既能改善睡眠,又能稳定情绪,增强抗压能力

清肺防暑

肺喜润恶燥,夏季高温易引发肺热咳嗽、皮肤油腻。传统配伍“清肺润燥”与“解表散邪”结合。

既能缓解呼吸道不适,又能增强皮肤屏障,减少环境刺激

夏季养生,贵在“平衡”二字。避暑湿、护阳气、调饮食、适运动,再结合郎中堂产品的精准调理,助你安然度夏。


记住“三忌三宜”,顺应天时,方能收获健康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