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政策
兴趣爱好
健康养生
退休生活
技能教学
南祥社区“老娘舅”破局银发安居困局:一本房本背后的法与情
南祥社区“老娘舅”破局银发安居困局:一本房本背后的法与情
一张摁着红手印的《赡养协议》,一本写着两个人名字的房产证,一场持续36天的拉锯式调解——近日,南祥社区77岁孤寡老人吕大爷的晚年孤寡生活迎来转折。面对养老院制度的束缚与对新伴侣相伴晚年的渴望,在“老娘舅”卫云甫的斡旋下,终于解开了侄辈对财产风险的担忧,更破解了“黄昏恋”与家族利益的兼容难题。这场被称为“教科书级别”的涉老调解,折射出老龄化社会基层治理的智慧创新。
一、调解困境:当“银发爱情”碰撞亲属监护权主张
“我只想睡前能和王姐唠嗑看电视,这要求过分吗?”调解室里,吕大爷指着养老院管理条例22时强制熄灯的条款情绪激动。三年前变卖唯一拆迁房入住养老院后,他与附近小区的王阿姨渐生情愫。于是吕大爷计划购置一套二手两居室和王阿姨共度晚年,却引发侄儿侄女的连环质问。吕大爷有两个兄弟、一个妹妹,由于吕大爷没有亲生子女,今后的赡养由其妹妹及侄子侄女承担。侄子为了维护吕大爷利益,了解到和王阿姨的事情后一拍桌子,情绪激动地问:“万一以后王姨儿女来争房产怎么办?”侄女则在一旁劝说叔叔:“您把大部分的钱全投到房子购置装修上面,有没想过您身体不好还经常跑医院,这么算下来存款加我们赡养也不够抵开销啊!”
二、法理破冰: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成关键杠杆
说情的方式让调解陷入僵局,卫云甫觉得需要通过释法让吕大爷一家了解财产继承与监护人赡养的硬性规定,他拿出一本《民法典》,读出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条文:“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然后当场展示吕大爷此前医院的诊断报告,确认其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最后播放最高法典型案例视频,进一步向吕大爷一家阐释遗嘱自由原则。侄子侄女的情绪不再那么激动,逐渐平静了下来,对视后改口:“至少要确保房子留在吕家。”卫云甫见有了沟通调解的空间,建议众人重新落座,共同商量,也将调解推进到了下一个阶段。
三、亲情破局:一本房本里的“四层保险”
通过第三次调解,吕大爷、王阿姨和吕大爷的侄子女各方意见达成一致:吕大爷新购房产加上其妹妹的名字,两人各占一半的产权,同时为此房产设立居住权,王阿姨在吕大爷生前可以一直居住在这套房子内。吕大爷购房后的剩余存款都由其妹妹保管,这样既满足了亲属资产保全的需求,又能确保老人控制权,也能让吕大爷和王阿姨安心的住在新买的房子里,保障了王阿姨的生活居住要求。这场历时36天的矛盾调解终于在南祥社区老娘舅卫云甫无数次沟通调和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场因房产几乎陷入僵局的黄昏恋纠纷,在卫云甫抽丝剥茧的调解下峰回路转。他既做通了侄子女“算盘心”的思想工作,又为老人筑起了法律保障的堤坝。卫云甫自2021年担任南祥社区老娘舅以来,共计化解矛盾纠纷达350余起,其中涉及婚姻家庭纠纷62起,邻里纠纷103起,物业纠纷11起,劳资纠纷81起。通过解决这场黄昏恋背后的房产纠纷,卫云甫为这个日益凸显的社会课题——如何在保障老年人婚恋自由的同时,妥善处理敏感的财产问题提供了一个充满人情味与可行性的“老娘舅方案”:用理解融化冰封,用规则守护真情。这看似寻常的家长里短,实则牵动着基层治理的敏感神经,其意义远超个案本身。它也为此类纠纷提供了一个可复制、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