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老政策  >  讲好辽宁故事 | 聚力绘就社区幸福养老画卷

讲好辽宁故事 | 聚力绘就社区幸福养老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27 10:14:18来源:辽宁政协

讲好辽宁故事 | 聚力绘就社区幸福养老画卷

在丹东市振安区鸭绿江街道的城乡接合部,有一个充满温暖与活力的地方——东泰社区。由于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达31%,近年来,东泰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依托振安区委创新实施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系工程”,全力打造幸福养老服务社区,让社区的老年人过上了幸福生活。而这一切离不开两级政协组织的关注与支持。

丹东市政协高度重视地区养老事业,发挥政协系统联动优势,与振安区政协紧密协作,组织委员联合视察调研,开展政协协商进社区活动,将“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议题纳入年度重点协商和视察计划。经深入调研与广泛基层协商,汇聚委员智慧形成系列建议和提案为两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善。振安区政协针对社区养老短板提出优化服务中心配置、强化助餐服务等意见和建议,以东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基层机构采纳落实后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功能,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建成社区食堂,实现助餐服务升级等。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政协委员视角走进东泰社区感受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寓教于乐,助力老年群体“老有所乐”。东泰社区积极开展各类寓教于乐活动:在鸭绿江红色讲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已开展10余场;在文体活动室,养老科普讲座举办了5次;棋牌赛、乒乓球赛等赛事以及庆祝建党103周年红诗朗诵会、文艺汇演等活动累计开展10余场……这些活动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托老服务,助力老年群体“老有所医”。为解决子女上班后独居老人白天无人照料的难题,东泰社区充分利用日间照料室、夕阳红活动室开展日间照料服务。不仅如此,社区还定期联系鸭绿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振安区医院等专业医疗队伍,为老年群体进行健康体检、义诊。目前,已为辖区内1000余位65周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建立健康档案卡,开展义诊6次,实现“老有所医”。

志愿服务,助力老年群体“老有所为”。在东泰社区,老年群体不仅是服务的享受者,更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五支由老年人成立的志愿服务队伍——理论宣讲、环境美化、便民利民、邻里互助、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各个小区、楼院。尤其是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人数多达500余人。社区通过积分兑换超市,为参与志愿服务的老年人提供40余种可兑换物品,激发他们的活动热情,实现“老有所为”,退休不褪色。

延时服务,助力老年群体“老有所安”。社区所有活动场所实行错峰延时服务,365天无休。开放时间从7点30分至19点30分,社区工作人员全程陪伴。这一举措解决了老年群体早晚无活动场所、无娱乐项目的困扰,让社区成为“子女放心、老年安心、群众称心”的温馨家园,实现“老有所安”。

长者食堂,助力老年群体“老有所依”。为了解决独居、空巢老人吃饭问题,社区于去年10月末建成并投入使用“长者食堂”。食堂面积100余平方米,与第三方厚德集团合作运营,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餐可享受1至3元补贴,每天可享中餐和晚餐2次补贴。自营业以来,400多名老人完成系统注册,每天就餐人数达100余人,切实解决了独居、空巢老人吃饭难题,让老年人“老有所依”。

在两级政协组织开展的政协协商进社区活动助力下,东泰社区以关爱与责任为笔,绘就着幸福养老的美好画卷,也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养老服务样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市、区政协将持续关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为全市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建言献策,为基层社会治理助力赋能。

本期讲述人

杨振丹

丹东市政协常委

市政协社法民宗委主任

(经济界别)